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出现红斑、鳞屑及瘙痒。虽然一般情况下,银屑病并不会对身体产生长期的危害,但是在某些极少数情况下,银屑病还是
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出现红斑、鳞屑及瘙痒。虽然一般情况下,银屑病并不会对身体产生长期的危害,但是在某些极少数情况下,银屑病还是会对一些内脏器官产生损害,其中肾脏就是一个例子。
首先,银屑病患者由于常年面临长期的炎症状态,这使得皮肤脱落的屑屑中含有大量的甲醛、环氧乙烷等有害物质。人体对这些有害物质有一定的代谢能力,甲醛的去除主要依靠空气、汗液、头发和尿液,而环氧乙烷被肝脏代谢后生成较为稳定的单羧酸化合物后随尿液排出体外,但是长时间积累于体内,以及银屑病患者免疫功能的降低,导致了肾脏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受到了不可逆的损害。
其次,银屑病患者常年处于慢性的疾病状态,身体处于长期应激的环境下,导致过量分泌一些应激因子和炎性因子,在其中增加了一些T细胞的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7(IL-17)、TNF-α等,这些因子可以刺激肾小球周围的Myo-fibroblasts细胞增生和分化,并增加基膜的合成,阻碍了表明的信号通路以及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同时,这些炎症因子还会影响P450酶系统的正常功能,进而导致肾脏的中毒性损害产生。
最后,银屑病患者在使用一些内分泌药物、免疫抑制剂等治疗皮肤病的时候,由于这些药物的代谢与消除主要依赖于肝、肾,约50%的患者使用该类药物治疗时会出现肝或肾毒性反应,包括肝脏酶异构体升高、肝脏损害以及肾小管损害等。
综上所述,银屑病对肾脏造成损害的原因,主要包括有害物质的长时间积累、炎症引起的肾小球损伤和药物治疗产生的毒副作用等。因此,对于银屑病患者来说,应该在治疗过程中注意防治肝肾损害,并及时进行个体化治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